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18 01:40:3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8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1999]2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
  新《土地管理法》颁布以来,各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十分重视。目前,绝大多数地方各级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完成,部分省级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但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的地方规划审查报批工作迟缓,有的规划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相比有差距,实施规划还面临管理制度不够落实、人员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到新法的实施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特别是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为此,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抓紧做好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把规划审查报批作为当前土地管理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快工作进度。需报国务院审批的省级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至今尚未正式上报的,务请于8月25日前完成规划上报工作;已经上报的,收到部门审查意见后,要按照部的要求及时落实审查意见。对未按时上报规划或未按要求及时落实审查意见的,将不予办理所在地区报批的建设用地、土地开发整理等各种土地项目。省级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自上而下审批的要求,加紧做好地)市)、县(市)、乡级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省级规划尚未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做好地(市)、县(市)、乡级规划的预审和审批准备工作。
  规划审查必须严格按照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证规划质量。要重点审查以下内容:一是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等主要控制指标是否符合上级规划的要求;二是规划地类基数是否按新《土地管理法》规定采用全国统一时点(1996年10月31日)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面积;三是各类用地规划指标与规划图上范围是否一致,县(市)、乡级规划是否把各类用地指标具体落实到地真;四是规划方案是否符合当地实际,并与相关规划充分协调;五是实施规划措施是否体现了用途管制的要求,切实可行;六是规划文本、图件是否规范,便于实施管理。各级对规划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部将于8月下旬或9月初对地方审批的规划组织一次抽查。
  二、依法建立和严格执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利用计划制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建设用地审批,城市和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审核,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执法检查等,都必须依据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尽快建立和严格执行实施规划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范切实得到实施。
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我部将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作为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部门主要领导的一项主要指标,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也要确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层层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度。
实行规划公告制度。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后,要有组织地做好规划的宣传、发布工作,特别要重视做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告工作。规划公告可采用在报纸上公布、张贴布告笔设立公告牌等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设立公告牌的方式,以便起到长期宣传和警示的作用。
  建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必须报土地管理部门预审。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通过用地预审的建设项目,其用地申请不予受理。
  建立经常性的规划监督检查制度。要采用全面监测与典型地区跟踪调查相结合,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跟踪调查单位可以与规划实施示范区相结合,推动规划实施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的典型示范作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呆确定1─2个市或县作为部的规划实施跟踪调查单位,于9月底报部规划司。
  三、加快规划管理的基础业务建设
  及时做好规划的建档备案工作。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后,要及时将经批准的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说明以及附件(包括专题研究报告及基础资料、图件、工作报告等)归档管理。经国务院批准的省级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修改意见修改后,将规划文本15套、规划图件1套报部备案;其他地(市)、县(市)级规划,将经批准的规划文本2套,规划图件1套报部备案。乡级规划备案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把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尽快启动。我部将选择部分规划和信息管理工作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市或县作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示范单位,在技术上给予重点指导。
各地要根据新《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条例、规章,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地方配套法规和规章,使规划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四、加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保障规划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实施规划贯穿于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始终。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在机构改革中,应加强规划管理职能,稳定并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和人员。基层土地管理部门在人员编制少的情况下,也要明确规划管理职能,确保规划工作有机构管,有专人办。要防止编制规划与实施规划脱节,规划管理机构要具体承担或参与涉及规划的审查、检查和验收工作。要加强对各级土地规划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


国土资源部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日


关于加强娱乐场所管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决定

山西省大同市人大常委会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加强娱乐场所管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决定

(2000年4月26日大同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实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创造一个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我市一些文化娱乐、游艺场所违法经营,获取非法利益,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强烈。在市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11名代表联名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议案,强烈要求严格执法,加强对我市娱乐场所的管理。大会主席团将此议案交由常委会办理。根据大会办理议案的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以及《大同市文化市场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娱乐场所管理的领导工作,切实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源头上遏制这种违法行为;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组织,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娱乐场所的管理工作。
二、禁止在中小学校200米范围内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艺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娱乐场所。已开办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处罚,并限期搬迁或撤回许可证书。
三、任何娱乐场所不得从事具有暴力、赌博、淫秽、恐怖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经营活动,不得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提供条件。
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娱乐场所必须设置明显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难以判明是否未成年人时,场所工作人员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明。
五、全市各中、小学校应在"减负"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多开展一些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监护人应当加强对被监护对象的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全社会都应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六、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和营业性电子游艺场所,不设置明显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标志和允许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责令其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七、利用娱乐场所渲染暴力、淫秽、赌博、恐怖等行为,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由公安机关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八、市人民政府应对在加强娱乐场所管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严重失职、渎职的,应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各执法部门应联合执法,划片管理,责任到人。执法人员不及时查处或严重不负责任的,所在行政管理部门应视其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执法人员参与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应调离执法岗位。


通信行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邮电部


通信行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1991年1月31日,邮电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为加强对通信行业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提高工程质量,确保通信全程全网质量指标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实行行业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在邮电部为基本建设司;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邮电管理局。
第三条 凡列入邮电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进的通信工程建设以及需进入公用电信网的专用电信网(包括用户小交换机)建设项目,都属于质量监督管理范围,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接受部、省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检验和监督。
未经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工程不得开工。未经质量监督站检验合格的工程不得验收投产。
第四条 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是代表邮电部和各级人民政府对通信建设质量进行具体监督的执行机构。其对通信工程建设实行质量监督的依据是国家和邮电部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和批准的设计文件。

第二章 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责
第五条 邮电部基本建设司负责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构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方针、政策,制定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有关规定和办法。
二、负责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规划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负责组织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构资质审查和质量监督人员资格考核。核发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和质量监督员资格证书。
四、掌握工程建设质量动态,组织交流质量监督工作经验,拟定提高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措施和要求。
五、负责优秀工程设计和优质工程评审,组织协调和督促处理通信工程建设质量争议。
第六条 设立“邮电部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为一级监督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根据本地区通信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设立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为二级监督站。
地、市级通信工作质量监督站的设置,由相关邮电管理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七条 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和邮电部颁布的有关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二、核查受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
三、监督检查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执行通信工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情况。
四、监督检查受监工程建设质量,并提出《工程建设质量检查报告》。
五、参与受监工程竣工验收,核验工程建设质量等级的评定。参与部、省优秀工程设计和优质工程评选。
六、参与工程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对有关质量争议进行仲裁。
七、参与工程建设有关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的质量鉴定。
八、掌握工程建设质量状况,总结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经验,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八条 邮电部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对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业务指导。
接受主管部门委托组织质量监督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及资质考核。
第九条 一级通信干线工程、部管大中型通信工程项目和部定重要通信工程项目,由“邮电部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质量监督;上述工程以外的通信建设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质量监督。
进入公用网的专用通信项目(包括用户小交换机)根据工程性质由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质量监督。

第三章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的管理及人员资质
第十条 各级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机构和人员同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应无隶属关系。
第十一条 工程质量监督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对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负责,质量监督员对站长负责。
第十二条 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根据受监工程的性质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必须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必须的监督、检测手段。
第十三条 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监督员资质条件:
一、部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应由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应由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二、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员应由具有一定设计、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员必须经过邮电部基本建设司考核合格,取得证书后方可从事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
第十四条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公正性、严肃性、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员必须做到:
一、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二、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处理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
三、经常深入现场,虚心听取有关单位意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认真作好监督工作。
四、努力提高技术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正确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和内容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在批准设计文件后一个月以内,向相关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监督手续。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办理手续后两周内确定该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员,并订出监督计划通知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在各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监督手续时,应提供下列文件:
一、工程设计文件(含概、预算)。
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证件。
三、工程建设进度计划。
四、施工组织设计。
五、甲、乙双方签订的有关质量协议。
六、设计、施工单位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实验报告或技术鉴定书。
七、其他有关质量文件。
第十七条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如下:
一、工程开工前,监督员主要核验受监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及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实验报告或鉴定证书。
二、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督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对工程重要部位(如重要水线、难工、险工)进行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员进行现场质量抽查时,必须有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在场。
三、工程完工后质量监督员参与初验并核验工程建设质量等级。
初验前建设单位应向质量监督站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竣工文件。初验合格的工程,由工程质量监督站签发《工程建设质量合格证书》,初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八条 施工中的技术变更,有关单位必须将变更方案通知工程质量监督站。重大技术变更方案应有质量监督员参与研究确定。
第十九条 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工作建设质量自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施工中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报告,重大质量事故报告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第二十条 工程施工仪表必须按规定定期计量检验,未经计量检验或超过计量周期的仪表,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第五章 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权限与责任
第二十一条 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有以下权限:
一、对无证或超业务范围的设计,施工单位有权建议建设银行停止拨款。
二、对于不按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文件要求设计和施工的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
三、对施工中发生的严重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令及时补救。对由于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或偷工减料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四、对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单位,按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办理。
五、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工程限期整治,直到复验合格后方可办理竣工验收。
六、对于不注意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工程建设质量低劣,遗留隐患多的单位,令其停工整顿,建议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吊销营业执照。
七、对重视质量管理、施工质量优秀的施工单位,提请相关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 工程质量监督站及质量监督员对受监工程负有监督责任。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追究其责任:
一、质量监督站只收费不监督的。
二、质量监督员在监督工作中,因不坚持技术标准或严重失职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
三、质量监督员核验工程建设质量弄虚作假的。
第二十三条 质量监督站只收费不监督的,要退还收取的监督费。因质量监督员原因发生第二十二条二、三款所述情况,应视情节轻重对该员给予批评、警告、记过直至撤职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及监督员在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视情况给予表扬,嘉奖等奖励。

第六章 取费与费用管理
第二十五条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对受监工程按规定收取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费。
第二十六条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收取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费应在当地建设银行开户,单独立帐。
第二十七条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费主要用于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经费支出(如:办公费、职工工资、财政部文件规定的有关开支等)及购置检测仪表、设备、交通工具的补贴。
任何单位不得挪用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费。
第二十八条 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岗位经常在施工现场,其劳保福利待遇可参照施工现场有关人员的标准确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外资、中外合资和国外贷款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商人或团社组织在大陆投资的通信建设工程,原则上可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站,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邮电部基本建设司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